歷史
最初稱為”泉屋”的住友,經營著銅精煉業、銅貿易、銅開采業,隨著1691年(元祿4年)四國別子銅山的開礦,掀開了住友發展的新篇章。1888年(明治21年),為了制造和維修別子銅山冶銅(采銅)時所需要的機械和用具,而專門設立了”工作方”(作坊)。這便是今天住友重機械的起源。
1894年(明治27年)更名為”機械科”,1928年(昭和 3年)更名為新居濱制作所。1934年(昭和9年)獨立成為住友機械制作株式會社。1940年(昭和15年)更名為住友機械工業株式會社。
1969年(昭和44年),住友機械工業株式會社與1897年(明治30年)在榎本武楊的提倡下創立的以浦賀船渠株式會社為代表的浦賀重工業株式會社合并,更名為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會社,并開設了追濱造船所(現名:橫須賀制造所)、東予制造所等大型工廠,為住友重機械的重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住友重機械一直致力于技術的革新與尖端科技的運用。如今住友的事業已經橫跨生產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及尖端科技等眾多領域。近年來,以發展精密、機電、系統技術為中心,研發出液晶/半導體相關制造裝置、數字化家電相關制造裝置等精密控制機器/關鍵部件已成為繼變減速機、塑料加工機械之后的第三大支柱產業。

年代 | 住友機械大事記 | 浦賀重工大事記 | |
---|---|---|---|
1888(明治21)年 | 11月20日作為別子礦業所的專用作坊正式成立 | ||
1897(明治30)年 | 6月21日成立浦賀船渠株式會社 | ||
1902(明治35)年 | 并購株式會社東京石川島造船所浦賀分工廠 | ||
1928(昭和3)年 | 更名為住友別子礦山株式會社新居濱制作所 | ||
1934(昭和 9)年 | 11月1日成立住友機械制作株式會社 | ||
1940(昭和15)年 | 更名為住友機械工業株式會社 | ||
1945(昭和20)年 | 更名為四國機械工業株式會社 | ||
1948(昭和23)年 | 成立玉島內燃機(Diesel)工業株式會社 | ||
1949(昭和24)年 | 5月在東京和大阪兩大證券交易所上市 | ||
1952(昭和27)年 | 公司名稱恢復為住友機械工業株式會社 | ||
1953(昭和28)年 | 玉島內燃機 (Diesel) 工業株式會社改名為浦賀玉島內燃機(Diesel)工業株式會社 | ||
1957(昭和32)年 | 設紐約事務所[現 SHI(USA)] | ||
1958(昭和33)年 | 6月在名古屋證券交易所上市 | ||
1959(昭和34)年 | 廣造機株式會社進行系統化經營 | ||
1961(昭和36)年 | 開設名古屋制造所 | ||
1962(昭和37)年 | 開設平塚研究所 | 與浦賀玉島內燃機(Diesel)工業株式會社合并成浦賀重工業株式會社 | |
1964(昭和39)年 | 設倫敦事務所[現SHI(Europe)] | ||
1965(昭和40)年 | 開設千葉制造所 日特金屬工業株式會社投資參股 |
||
1966(昭和41)年 | 設立美國住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SMA) 在平塚設立環境衛生研究所 |
||
年/月 | 住友機械大事記 | ||
1969(昭和44)年 | 6月 | 住友機械工業株式會社與浦賀重工業株式會社合并成為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會社 | |
1971(昭和46)年 | 6月 | 開設追濱造船所(現橫須賀制造所) | |
8月 | 成立住友重機械環境科技(EnviroTech)株式會社 | ||
1972(昭和47)年 | 5月 | 設立住友Yale株式會社(現 住友 NACCO物料運輸) (NACCO MATERIALS HANDLING) | |
12月 | 第一臺回旋加速器圓滿交貨 | ||
1973(昭和48)年 | 2月 | 設立大島造船所 | |
11月 | 開設東予制造所 | ||
11月 | 廣造機株式會社與日本水力工業株式會社合并,成立了新日本造機株式會社 | ||
1974(昭和49)年 | 6月 | 向德國住友減速機(Cyclo Drive)公司(現Sumitomo (SHI) Cyclo Drive Germany GmbH )投資參股 |
|
10月 | 設立住友伊頓(Eaton)機器株式會社 | ||
1975(昭和50)年 | 2月 | 在田無成立系統研究所 | |
9月 | 日本最早的ULCC(載重噸42萬噸的巨型油輪)下水。隨后將此款船大型化成為了世界最大的“SEA WISE GIANT”(載重噸56萬噸的巨型油輪)。 | ||
1976(昭和51)年 | 11月 | 設立馬來西亞造船工程(Shipyard & Engineering)公司 | |
1977(昭和52)年 | 11月 | 設立住友擺線針輪減速機(Cyclo Redutores)(巴西)有限公司(SCB) | |
1978(昭和53)年 | 5月 | 在韓國設立東國重機工業 | |
1979(昭和54)年 | 3月 | 接受因島大橋建設用鋼梁的訂單 | |
1980(昭和55)年 | 3月 | 設立SPM股份有限公司(現SHI塑料機械(Plastic Machinery)公司) | |
3月 | 開發醫療診斷用的小型回旋加速器 | ||
4月 | 設立住友重機械鑄鍛株式會社(現 住友重機械Himatex株式會社) | ||
1981(昭和56)年 | 4月 | 世界最大的16,000噸沖壓機正式完工 | |
1982(昭和57)年 | 3月 | 裝載有燃汽輪機的一號護航艦“初雪”成功交貨 | |
10月 | 與日特金屬工業株式會社合并,精密事業總部(現 精密事業部)開始運營 | ||
12月 | 新日本造機株式會社在東京證券交易所2部上市 | ||
1983(昭和58)年 | 4月 | 設立住友Eaton Nova株式會社 | |
4月 | 合并了平塚研究所和環境科技研究所 | ||
1984(昭和59)年 | 9月 | 第一艘純日本國產的訓練帆船“日本丸”成功交貨 | |
1985(昭和60)年 | 3月 | 開設香港事務所 | |
6月 | 在中國設立深國際建設機械有限公司 | ||
1986(昭和61)年 | 10月 | 設立住友建機株式會社 | |
1987(昭和62)年 | 8月 | SMA工廠由新澤西州遷移至弗吉尼亞州 | |
11月 | 接受大阪大學委托的環形回旋加速器的制造訂單 | ||
1988(昭和63)年 | 4月 | 邁入激光加工機械領域 | |
4月 | 瀨戶大橋開通 | ||
10月 | 將內燃機引擎部門分離出來,與株式會社IHI共同設立內燃機聯合(Diesel United)株式會社 | ||
1989(平成元)年 | 1月 | 在川間工廠的舊址設立SHI度假勝地(Resort)開發株式會社 | |
5月 | 收購加拿大激光機械制造商Lumonix公司 | ||
9月 | 訓練帆船“海王丸”成功交貨、橫濱港灣大橋順利竣工 | ||
12月 | 完成了世界最小的同步加速輻射(SR)發生裝置的研發 | ||
1990(平成2)年 | 10月 | 設立以射出成型機的經銷、服務為主的住友重機械塑料機械株式會社(舊 SPM) | |
1991(平成3)年 | 3月 | 世界最早的95,000噸雙重船殼結構巨型油輪成功交貨 | |
10月 | 吸并住友重機械環境科技(EnviroTech)株式會社、大力發展環境事業 | ||
1992(平成4)年 | 1月 | 超精密平面磨床“KSX-815”榮獲日刊工業報社“十大新產品獎” | |
6月 | 在田無設立量子技術研究所 | ||
7月 | 在平塚設立激光研究中心 | ||
1993(平成5)年 | 3月 | 住友首艘雙殼大型油輪VLCC成功交貨 | |
4月 | 在玉島制造所(現 岡山制造所)內開設了“ALTAX”小型擺線齒輪電機的專造工廠 | ||
6月 | 世界最大級的壓縮空氣送泥船“伯凌”成功交貨 | ||
8月 | 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懸索橋“明石海峽大橋”制造加勁桁梁 | ||
1994(平成6)年 | 4月 | 設立綜合技術研究所 | |
4月 | 小型擺線齒輪電機“ALTAX” 榮獲“日經BP技術獎” | ||
8月 | 合并東京地區的8家事務所,總部遷移至品川區 | ||
12月 | 在中國天津市設立擺線減速機新公司—住友重機械減速機(天津)有限公司 | ||
1995(平成7)年 | 1月 | 東京灣橫斷道路(Aqua-Line)橋梁部分竣工 | |
5月 | 世界最大級的抓斗挖泥船“東祥”成功交貨 | ||
8月 | 電廠鍋爐1號成功交貨 | ||
8月 | 大型試驗軍艦“ASUKA” 成功交貨 | ||
9月 | 加拿大的附屬公司Lumonix公司在加拿大證券市場上市 | ||
9月 | 在新加坡設立擺線減速機新公司 | ||
9月 | 設立東南亞住友減速機(Cyclo Drive)公司 | ||
10月 | 與株式會社IHI共同設立艦艇合營公司—海洋聯合(Marine United)株式會社 | ||
1996(平成8)年 | 3月 | 擁有卸載能力為鐵礦石3,300T/H、石炭2,200T/H的世界最大級連續卸載運輸機成功交貨 | |
4月 | 在臺灣設立擺線減速機新公司—大同住重減速機股份有限公司 | ||
10月 | 在英國設立歐洲減速機(Cyclo Drive)公司 | ||
1997(平成9)年 | 2月 | 筑波市全自動化大型城市垃圾焚燒設施“筑南垃圾處理中心(Clean Center)”順利竣工 | |
4月 | 在韓國設立擺線減速機新公司—SM-韓國減速機(Cyclo of Korea)公司 | ||
4月 | 建于川間工廠舊址上的“City Marina Velasis”開放營業 | ||
6月 | 追濱造船所改名為橫須賀造船所 | ||
10月 | 訓練艦“青云丸”成功交貨 | ||
1998(平成10)年 | 1月 | 在美國設立射出成型機制造公司—美國住友塑料機械制造(Plasti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公司 | |
3月 | 與Kruppe Uhde公司進行氣化爐相關的技術合作 | ||
4月 | 世界上最長的明石海峽大橋正式開通 | ||
5月 | 電動射出成型機SE-S系列開始銷售 | ||
5月 | 齒輪箱工廠由田無制造所遷移至岡山制造所 | ||
6月 | 接受IPP用的煤炭火力發電設備的制造訂單 | ||
1999(平成11)年 | 3月 | 兵庫縣明石市全自動化大型城市垃圾焚燒設施竣工 | |
4月 | 來島海峽大橋(島并海道)開通 | ||
5月 | 收購大阪制鎖造機株式會社(現 株式會社SEISA) | ||
6月 | 采用執行董事制 | ||
12月 | 設立住重控制系統株式會社 | ||
2000(平成12)年 | 1月 | 綜合技術研究所改組成為技術開發中心 | |
3月 | 訓練支援艦“天龍”成功交貨 | ||
7月 | 將精密鍛造部門分離出來,設立住重鍛造(Forging)株式會社 | ||
10月 | 設立住友重機械(Finetech)株式會社 | ||
11月 | 收購擠壓成型機制造商CBC Tech株式會社,成立SHI現代機械(Modern Machinery)株式會社 | ||
2001(平成13)年 | 3月 | 與NKK、日立造船共同設立鋼鐵生產設備銷售公司—Steel Plantech株式會社 | |
4月 | 將住友建機株式會社分為經營筑養路機械、挖掘機機械的住友建機株式會社與經營起重機的住友重機械建機起重機株式會社 | ||
4月 | 成立SHI金融服務(Financial Services)株式會社 | ||
5月 | 與日立建機株式會社、株式會社TADANO進行起重機的業務合作 | ||
6月 | 承接NEC半導體封裝裝置的營業轉讓,SYNEX株式會社開始營業 | ||
9月 | 技術開發中心由平塚事業所遷移至橫須賀制造所 | ||
9月 | 質子線治療系統是日本首個被認定為醫療器械的系統 | ||
12月 | 與Foster Wheeler Energy公司簽訂關于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合作的合約 | ||
2002(平成14)年 | 1月 | 收購美國APD公司,擴展極低溫冷凍機領域 | |
4月 | 將工程部門統一歸為由住友、NKK、日立造船3大公司經營的鋼鐵生產機械公司株式會社Steel Plantech 旗下 | ||
4月 | 設立經營激光產品銷售服務的住友重機械Advanced Machinery株式會社 | ||
6月 | 芝浦電子機械(Mechatronics)株式會社的半導體用封裝裝置事業移交給株式會社SYNEX | ||
6月 | 將造紙機械、沖壓機械部門分離出來,設立了住友重機械Techno-Fort株式會社 | ||
7月 | 與法國SOPRA公司進行關于高能準分子激光發射裝置方面的技術合作 | ||
7月 | 設立與日立建機株式會社共同經營的住友重機械建機起重機株式會社 | ||
11月 | 橫須賀制造所內的精密機械工廠建造完成 | ||
2003(平成15)年 | 3月 | 上海減變速機物流中心竣工 | |
4月 | 以股份交換方式,新日本造機株式會社成為住友的100%子公司 | ||
4月 | 將造船部門分離出來,設立住友重機械Marine & Engineering株式會社 | ||
4月 | 股票在名古屋證券交易所停盤 | ||
6月 | 設立造紙、紙漿機械的新公司—Mezzo SHI株式會社 | ||
6月 | 在中國大連及美國底特律成立射出成型機生產基地 | ||
8月 | 設立薄膜加工機械新公司—住友重機械摩登(Modern)株式會社 | ||
9月 | 本公司股票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停盤 | ||
10月 | 變減速機事業采用全球統一品牌 | ||
10月 | 住友重機械Finetech株式會社合并了株式會社Otsuka Tech | ||
11月 | 橫須賀制造所內住重鍛造(Forging)株式會社的新工廠建造完成 | ||
2004(平成16)年 | 2月 | 設立住友重機械工業(上海)有限公司 | |
2月 | 出售田無制造所的一部分 | ||
7月 | 世界最早的PET放射性藥物自動投放設備開始銷售 | ||
10月 | 射出成型機累積出售突破4萬臺 | ||
10月 | 岡山制造所內增設的精密定位裝置工廠完工 | ||
2005(平成17)年 | 1月 | 在越南河內開設射出成型機服務辦事處 | |
2月 | 發行為期5年價值為100億日元的公司債券 | ||
3月 | 向中部國際機場、愛知萬博成功交納采用了通用設計的傳送帶式自動人行道 | ||
3月 | 住重鐵構工事株式會社解體 | ||
7月 | PET檢查用的盒式藥物合成裝置取得了醫療器械認證 | ||
12月 | 岡山制造所內增設的精密定位裝置工廠完工 | ||
2006(平成18)年 | 1月 | 越南河內的射出成型機基地成功地進行了本地法人化 | |
3月 | 技術開發中心(新居濱工廠)歸于橫須賀制造所旗下 | ||
4月 | 吸并株式會社SYNEX | ||
5月 | 位于越南河內的變減速機用電動機工廠建造完成 | ||
5月 | sMobile事業讓渡給株式會社Lightwell | ||
10月 | SEISA株式會社完全成為住友子公司 | ||
12月 | 歐洲住友回旋加速器(SHI Cyclo Drive)公司解散 | ||
2007(平成19)年 | 1月 | 設立住友重機械環境工程株式會社 | |
4月 | 日納社長就任會長、![]() |
||
5月 | 日本斯頻德制造株式會社成為住友的子公司 | ||
12月 | 設立住友重機械(唐山)有限公司 | ||
12月 | 設立住友建機(唐山)有限公司 | ||
2008(平成20)年 | 3月 | 德馬格塑料集團完全成為住友子公司 | |
4月 | 啟動中期經營計劃"Global21" | ||
4月 | 住重技術中心株式會社解散 | ||
9月 | 高精度定位裝置累積出售達到1,000臺 | ||
10月 | 在韓國水原市開設極低溫冷凍機以及低溫泵基地 | ||
2009(平成21)年 | 2月 | 住友重機械(唐山)有限公司開始生產 | |
2月 | 住友建機(唐山)有限公司開始生產 | ||
3月 | 株式會社SEN-SHI?Axcelis公司完全成為住友子公司(現SEN株式會社) | ||
7月 | 吸并SHI塑料機械株式會社 | ||
12月 | 設立住友重機械工藝機器株式會社 | ||
2010(平成22)年 | 4月 | 設立住友重機械商業聯合株式會社 | |
7月 | 在泰國開設能源環境事業辦事處 | ||
10月 | 日本斯頻德制造株式會社完全成為住友子公司 | ||
2011(平成23)年 | 3月 | 漢森工業傳動有限公司完全成為住友子公司 | |
4月 | 啟動中期經營計劃"創新21" | ||
11月 | 設立住友重機械齒輪減速電機株式會社 | ||
2012(平成24)年 | 4月 | 在中國開設水處理事業辦事處 | |
4月 | 在中國設立建機租賃公司 | ||
4月 | 在臺灣開設精密事業辦事處 | ||
2013(平成25)年 | 4月 | 中村社長就任會長,別川俊介副社長升任社長 | |
4月 | 物流&停車系統事業部與住友重機械工程服務株式會社合并,設立住友重機械搬運系統株式會社 | ||
4月 | 量子儀器事業部與住友重機械Techno-Fort株式會社合并,設立產業機器事業部 |